20年前的巴黎,法國盧米埃兄弟(Auguste Marie Louis Nicholas與Louis Jean)放映了一段火車駛進車站的短片,當場觀眾被逼真的影片嚇得奪門而逃。2016年2月20日在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,好幾萬人湧入Benrather Straße地鐵站,為了在太空艙式的車站看到星河。
由藝術家Enne Haehnle參與設計的Kirchplatz車站 © Achim Kukulies
許多年以前,德國杜塞道夫市政府為了解決交通擁擠問題,將路面的電車轉至地下,這本是大都市們的常規做法,但野心勃勃的市政府不僅為市區增加一條Wehrhahan地鐵線—這是德國第一條「藝術地鐵」,其中不做任何商業廣告,一切只與藝術相關。
由藝術家Heike Klussmann參與設計的Pempelforter Straße車站 © Joerg Hempel
通常地鐵設計首先會完成隧道與車站設計,最後考慮是否增加藝術元素加以點綴,如莫斯科、斯德哥爾摩等地舉世聞名的地鐵設計。然而,Wehrhahan地鐵線打破先例,最初的設計團隊便是以藝術家、工程師及建築師共同組成,耗時耗資令人驚嘆,全長3.4公里的地鐵線總共用近15年時間,耗資8.43億歐元。
由藝術家Ralf Brög參與設計的Heinrich-Heine-Allee車站 © Achim Kukulies
參與設計的6位藝術家將藝術靈感賦予其中,他們來自於赫赫有名的杜塞道夫藝術學院,約瑟夫·博伊斯(Joseph Beuys)、格哈德·里希特(Gerhard Richter)、西格瑪·波爾克(Sigmar Polke)等藝術大師曾是他們的校友。15年前,他們從學校畢業,初出茅廬,而在與地鐵從設計到建成的漫長時光里,他們日益成為德國藝術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Wehrhahan地鐵線伴隨著他們走入了成熟的藝術範疇。
由藝術家Thomas Stricker參與設計的Benrather Straße車站© Joerg Hempel
Benrather Straße是藝術家托馬斯·斯特里克(Thomas Stricker)的設計。「我希望將天空帶入地鐵,所以作品叫《上面的天空,下面的天空》。」斯特里克15年前就為作品取好了名字,準備在今天讓人可以從地鐵的「窗外」看到太陽與星河。
由藝術家Manuel Franke參與設計的Graf-Adolf-Platz車站 © Joerg Hempel & Achim Kukulies
在杜塞道夫最重要的K21美術館附近的Graf-Adolf-Platz地鐵站,藝術家曼努爾·弗蘭克(Manuel Franke)將牆面做成深綠,象徵地鐵上方的公園,之後用手工處理,將綠色表面刮出不規則的線條,令人想起書法中的亂筆。
由藝術家Ursula Damm參與設計的Schadowstraße車站 © Joerg Hempel & Achim Kukulies
厄休拉·達姆(Ursula Damm)設計的Schadowstraße站的月台上方有個巨大的LED互動銀幕,利用幾何動畫顯示在車站外頭走動的行人與站內景觀互動。
由藝術家Ralf Brög參與設計的Heinrich-Heine-Allee車站 © Joerg Hempel
在Heinrich-Heine-Allee站你可以聆聽拉爾夫·布侯格(Ralf Brög)的聲音裝置,讓鳥語在室內空間環繞。
由藝術家Enne Haehnle參與設計的Kirchplatz車站 © Joerg Hempel
或是到Kirchplatz站「閱讀」恩妮·哈恩勒(Enne Haehnle)將詩歌轉變成的雕塑。
由藝術家Heike Klussmann參與設計的Pempelforter Straße車站 © Joerg Hempel
雖然每一站有不同的設計,站與站之間的隧道牆面卻相當統一,有時是規則的四角長方,有時卻像一張浮游的漁網,在地鐵運行時造成搖擺不定的視覺感。這是藝術家海克·可魯斯曼(Heike Klussmann)特別設計的「主旋律」。
由藝術家Thomas Stricker參與設計的Benrather Straße車站© Joerg Hempel
Benrather Straße車站細節圖
「雖然每一個地鐵站都有不同的藝術,但整條地鐵線必須遵守延續性的主題。」負責Wehrhahan地鐵線建築設計的netzwerkarchitekten建築團隊如此解釋,這也是讓他們贏得工程設計的主要原因。投標之時他們還很年輕,只有完成一座橋的建築經驗,延續性的設想讓他們贏得比賽。他們和工程師共同設計地鐵的外殼,決定車站的形狀,一方面要滿足藝術家的要求,另一方面確保主題性的協調。
由藝術家Ursula Damm參與設計的Schadowstraße車站施工現場 © Joerg Hempel
在今天,人口不到60萬的杜塞道夫的藝術氣勢雖然遠遠不及柏林與慕尼黑,但是資金雄厚的市政府對文化的贊助遠遠高於德國其他地區。隨著Wehrhahan的建成開放,歐洲購物天堂將不會是杜塞道夫唯一的榮銜,走入美術館式的日常地鐵線,也讓藝術靈感真正融入大眾的生活體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