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次網域各自為政
既然在捷運通勤時沒法購票,只好回家打開電腦看官網。雖然主網域在2017.taipei,但
官網、
活動跟合作的
購票網站卻分開。 只是互相放個連結,此種設計,讓人感覺到權責單位不同。
要購票得先在官網裡頭查好賽程,比對賽程場地的縮寫,例如想看8月25日的中華台北對賽爾維亞的籃球比賽(如圖一)。
滑鼠要點到場地的英文縮寫HMG,游標才會顯示地點在Hsinchu Municipal Gymnasium,點下去看場地縮寫表,才會顯示出地點在新竹市立體育館(如圖二)。什麼?你看不懂英文!請你一定要看得懂隊伍和場地的英文名稱,不然自己去google吧!
購票時怎麼辦?一般購票的習慣,就是按下場次付費,但世大運的官網和購票系統,兩者分開,因此要點上方圓形的Ticket才能前往購票網站。
購票網站也是用表格呈現場次和地點,千萬不要眼花按錯(圖三)。但至少頁面的中文介面是中文,英文介面是英文,行動版購票還算順暢。
App其實就是包起來的網頁,但比一般包起來的網頁還差。電腦版看得見隊伍名稱,但行動版網頁(圖四)與App(圖五)連隊伍名稱都看不見。
行動版網頁也有很多不及格之處,例如常需要把表格拖來拉去,若看不清楚,使用者還要放大(如圖六)。
各國選手會怎麼看台灣的軟體科技
我不想問去年就開始準備的世大運,為什麼會讓使用者的行動體驗這麼差?更不想問為什麼不做原生App?這些距離太遠的問題。
世大運有來自全球131個國家或地區代表隊、7,639名運動員、3,758職員,共計11,397人來到台北,不僅能增加國際交流,也能落實體育文化,這種極富教育意義的盛會,還可讓世界看見台北,是宣傳台灣觀光的一大機會。
結果選手來台北,下載App後就會發現「看不到賽程」,難道選手還要帶著筆電才能看賽事嗎?
真希望選手不知道這個App,整天跟著教練和隊友練習和參賽就好,不然台灣這樣的「軟實力」怎麼面對國際的眼光?
未來要怎麼強化?閃開讓專業的來
那未來要怎麼強化?國家發展委員會出了一份『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行動化服務發展作業原則』,其中有一條至理名言可供地方政府參考,「各機關開發行動化服務前,宜優先評估將政府資訊開放民間加值創新應用之可行性;其經評估屬應由機關開發者,再由機關自行或委外開發。」
為什麼要優先評估民間加值創新應用的可行性?
因為民間專業人才很多,黑客松(Hackathon)裡面也有很多神級的工程師團隊,能在幾十個小時內做出高水準應用。
政府除非特別成立「行動應用開發」這種跨部會顧問組織,否則政府的知識和經驗,比不上專門開發的民間公司。政府開出來的需求常包山包海,但給的預算又有限,招標之下就砍到了品質,尤其世大運這類短期使用的軟體,更囿於時間限制,草草驗收,結果使用者用得辛苦,政府發包得痛苦。
行動應用的UI/UX設計,是近年智慧型手機發展下才誕生的學問,我們不要求政府要亦步亦趨地學習公用元件、不同系統使用者(iOS/Android)的使用習慣與兩大平台的設計準則(Design Guide) ,而希望政府把手上的資訊放出來,讓民間取用。
記取房地產實價登錄的教訓
近年最有名的例子,就是房地產實價登錄。當時政府網站常當掉,但不動產業者,需要這些資料,於是去爬資料,結果網站更常被爬掛。
政府的不開放資訊,浪費了兩萬一千個「資深工程師」的志願工時。上線兩年輿論紛擾,最後內政部終於把資料開放出來。
世大運也應記取教訓,把力氣花在怎麼公布資料。政府應該早早公布賽程API,初期放些假資料,讓想參與的民間企業或個人嘗試做App,然後針對合格的成品,串上真資料,做台北市政府的官方推薦,並且將門票利潤,拆分給這些導購的優秀軟體。若如此做,現在我們應該會看到更驚豔的行動應用。
文末,一姊還是在世大運電腦網頁完成購票,雖然沒買到中華台北參賽的場次(令人欣慰),但帶著家中小朋友去看比賽,還是一件寓教於樂的事,推薦給還沒買票的人。
《數位時代》長期徵稿,針對時事科技議題,需要您的獨特觀點,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。投稿請寄edit@bnext.com.tw,文長至少800字,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,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,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。
(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,不代表《數位時代》的立場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