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

TAIWAN IG SHOW VOL.2|城市裡的畫面

在相機還不普遍的年代,人們用文字記錄下眼前所看見的美。在人手一支高畫質照相手機的年代,人們用鏡頭記錄下日常的點點滴滴,與看世界的各種角度。
20 年前「攝影」還是少數人從事的活動,那個時候的攝影師應該沒想過,相機可以變得如此輕薄。拜科技所賜,現在大家能隨手拍下自己眼中的畫面,並且立即分享到世界的每個角落。
「Taiwan IG Show」是 MyDesy 的長期計畫,藉由台灣朋友在 Instagram 上分享的照片,帶著我們欣賞台灣在地的美及世界的寬廣。就如同每個人的文字都有不同的「口氣」,即使是在相同的鏡頭之下,呈現出來的風格也不盡相同。一張張照片,也是一個個故事;是瞬間,也是永恆。
說不出的話,就讓照片替你敘述吧。


Taiwan IG Show vol.2|城市裡的畫面

城市,現代人離不開的生活環境,便利、熱鬧、密集、高樓、馬路、捷運、公車…
今天推薦給大家的 IG 攝影師,是喜歡使用長焦距鏡頭紀錄下城市每一種風貌的法呢,他的作品搭配著理性沉著的文字,寫出現代都市人的心聲與反思熟悉的場景,在被鏡頭定格之後,竟顯得陌生,就像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的關係,既親密又疏離。

台灣城市

好怕哪天工作穩定了、成家立業了、人生固著了,心跳卻也不再加速了。
而我們同時也生活在一個習慣於改變的年代,我們眼睜睜地看著現代文明,以一種說不清楚來源的審美觀,逐漸一點一點地侵蝕著我們所在的古老城市。
Every dog has its day.
十年風水輪流轉、百年田地轉三村;當年的城郊荒野,今日長出這番綠洲。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,儘管現在不得志,將來總有輪到他成功的一天。
孩子們別傻了,這些人的成功不只是運氣,更是那股傻勁與堅持。當年的台北人還在逐鹿敦南時,是哪個傻子敢買在象山下的郊村?相同的,當年的大學生懷疑人類學是門過氣的學科時,是哪些傻子堅持田野調查的專業,如今成為 Intel、IBM 等使用者經驗研究的泰斗?
他們從不覺得成功,他們只是順著那 calling。
Follow the calling, not the crowd.
我們在城市裡做著夢
我們在青春裡釘著瘋狂
在年輕時
炫目地佔據最好的位子
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
即便有時覺得他們古板保守、不合時宜
總是活在過去的風華歲月與記憶裡
他們仍是這家裡的一份子,每天伴著我們生活
每當我們倦了、忘了自己是誰、為何而來時
他們永遠在那裡、打開雙手
等著我們回來

總有些過客做不了你的大英雄,就做你的大雨傘;願大雨滂沱,留你再久一些。
在這條名為創業的路上,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在路中、在街角、在馬龍車水中等著相遇。
我們終究要去著不同的地方,機緣讓彼此在這段路上相遇;不確定能一起走多久多遠,但就是盡力在理想的路上讓腳步更剛剛好。
有一天,當你走過蔓草荒煙,我便在那裡向你輕聲呼喊——以雨響,以風聲。
必須是會讓自己感動的照片。
三年前決定開始認真經營Instagram,起初根本摸不透自己到底在拍什麼東西,一下是吃的、一下是玩的、一下還自拍(笑)。但三年來就是不斷地拍、不斷地修正、不斷地累積紀錄,現在每當往回滑去,還是覺得這段發現自己的歷程相當重要。
一開始在嘗試新事物時常常是沒有方向、沒有信心的。自然直之前,總得努力先把船滑到橋頭;先能感動自己,感動他人應該也不遠了。

台灣之外

沒有早一步,也沒有晚一步。
珍惜所有能為之停留的東西,陪伴就是最珍貴的事,沒有什麼事比燃燒生命更有價值,也沒什麼比浪費生命更奢侈。
他一次一次地翻看那女孩的照片,其實他應該也只能感謝,她在那段時間的陪伴
Start with the end in mind, and it’s about destination and journey. Make your own definition of success.
很多人一開始為了夢想而忙,到後來忙得忘了夢想。迷茫時,堅定地對自己說:當時的夢想,我還記得。
在這裡,青春是不稀罕的。一年又一年地磨下來,眼睛鈍了、人鈍了,下一代又生出來了。
–張愛玲《傾城之戀》
人與人的距離好近好近,
心與心的距離好遠好遠。
過度頻繁的謝謝哈腰阿里阿多,
擔心少彎了別人一下,就失了禮數。
— 然後彼此就花了一分鐘在那邊敬禮。
這座巨大蟻巢提供數不清的機會,
那些孩子離開鄉下種著蘋果樹的年邁父母,
帶著期待慢慢地走進這個巨大的結構中。
就再也回不去,
就再也不見未來,
就這樣消失在人群中。

Via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